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王侏晓||吴阳行(散文)

吴阳码头

首先要说明的是,我不知这码头名字叫不叫吴阳。我没问,码头也没告诉我。只因我来吴阳了,才擅自起了这个名字。恳请码头原谅我的唐突。

码头很小,小到装不下一艘渔船从大海捕捞回来的丰收。真担心,如此靠近海,网眼里的鱼一不小心就会跳回到大海中去。

不过,很快地,我发觉,这个担心是多余的。因为,能跳回大海的,全部是吴阳的灵气。

码头边缘,停满大大小小各色车辆,男男女女迎着阳光向码头汇聚。简易食肆加工点甚至连招牌也不挂,却阻不住奔海而来尝鲜的食客,给这个地图找不着的码头增添一道道生蹦活跃的风景。

不看不知道,码头上,渔民大都不招客也不抢客,一个,两个,三个,你在一角,我在一边,用最自然的姿态等着客人上前。其实,说是等,定义不够准确。因为,那一篮篮鲜活的鱼虾蟹一挑上码头,就有人蜂涌而上,抢购从大海捕捞回来的声音。你一条,我一只,他一斤,她一袋,管它三七二十一,抢到手再与渔民谈价钱。抢到的笑得见牙不见眼,没抢到的也没说来迟或手慢了。你说,渔民还等什么等呢?

渔民自然不会拦住客人。他们或抽着小烟,或打电话,或与同行拉家常,见到客人太用力翻动鱼虾蟹时才出一下声。在他们眼中,上门都是客,卖给谁都一样,卖完后,正好有更多的时间安排下一场挑灯扬帆的捕海。

码头上的买或卖,只是大海馈赠的一个小场景。卖到了,要么到旁边的食肆加工,要么加速保鲜的回程。卖不到的,说到底也不会亏,反正来都来了,不到海边湿湿脚,谁也说不过去。摆正镜头,选准角度,摄一把海风,照一框黄金金的沙滩,把蓝蓝的天空也拉进来,摆出一脸自我感觉的良好,将整片整片的大海带回家,确实不枉此行。

这码头虽小,但与海有关的元素一样也不少。只要你稍稍留意,就会发觉,海风一点也不嫌弃码头的小,海浪翻卷阳光的普照,礁石处溅起银白的浪花。一只只漂亮的海螺在海滩上搁浅着不大不小的心事,连拾贝的小孩也不忍心下手。漫步在软绵绵的沙滩上,听着脚丫与海沙饱含对海水热爱的交谈,将心中蕴酿已久的串串祝福,翻读海水一浪高过一浪的迎送,送给海平线上渐行渐远的渔船,多惬意。

反正,码头给我的印象是不错的,最起码听不懂的本地话里热情是丝毫不减的,偏甜的饭菜让味蕾记住了吴阳。

荒滩芦苇

究竟是哪只鸟儿,不小心将叼来的一粒芦苇种子,从嘴里漏落在这片望得见海的荒滩?

究竟这粒种子,经历几多年岁,书写多少章节,才扩张成这片芦苇丛?

这些问题,没有人回答我。不过,有没有答案无关紧要,反正我来了,并且与这片芦苇丛有了近距离接触。

我是慕名而来的。

只不过,我来的时候,芦苇花已经消瘦得快不成样子了,瘦到差点影响我想象芦苇花开时的盛况。

芦苇丛不大也不小,却足够我用目光去好好地丈量这片芦苇花随海风起伏的翻滚。

慕名的人来了一批又批。来了的人,大都与芦苇丛周边的芦苇花握手或亲吻,没有人深入访问芦苇丛深处的敏感。

因此,我只看见,在这片芦苇丛周边的徘徊中,留下深深浅浅新新旧旧的斑驳的脚印,留下游人短暂的热恋。

这时候,又一个问题来了。既然这里渐成一景,为什么连一条路也没有?搭起来的看台就更不用说了。

带着这个问题,我想折下一枝芦苇花问一问。

我在纤瘦的竿上折来折去,怎么也折不断。折得芦苇花都有些嫌弃我了。

我顺着竿往下折,折到一个竿节时,竟然干干脆脆地就折断了。

我再找几枝芦苇试试,都能从竿节上轻易折断。

听着从竿节上传来的折断声,我突然明白了——

我明白了为什么芦苇仅仅是芦苇了,为什么芦苇丛仅仅是芦苇丛了。因为在骨节上易断的东西谈不上有骨气,少了骨气又怎么会让人看重呢?

一枝芦苇也好,一滩芦苇也罢,说到底都是芦苇。

原来,人世间,所谓的路,所谓的看台,都视乎为它开路,为它搭设看台的东西值不值得。

一枝芦苇或一滩芦苇,它们都注定走不出荒滩。如果你不相信的话,叫它生在劳作中的田地里试试,保证还未露头就已被锄掉了。

南城门

来时听说是古城墙,以为多少都有些壮观吧。殊不知仅仅是一座拱着腰的城门而已。

南城门拱着的桥洞,连通一条弯弯曲曲的巷道,连通吴阳一路走过来的岁月。巷道两旁高高低低的居民楼,包围矮而旧且一脸青苔与皱纹的南城门。城门楼顶长满在秋风中萧索的杂草、遮头掩面的藤蔓,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矮木,以及一棵站得标新立异的木瓜。

我问一位在城门旁居住的阿婆,这城门加固或改建过吗?阿婆说,没有。

阿婆的回答,我心里不敢认同。

因为,我看到,墙面里的砖头与碑文里记载的岁月好像有点不太相符,尽管不少砖块的脸面上明显有着浮浮凸凸的风化的沧桑,尽管层层青苔掩盖住南城门很多不为人知的古老气息。

不过,新归新,旧也就旧吧,这并不影响南城门的存在,一点也改变不了它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。历史这东西,有就是有,没就是没的。

从眼前不起眼的南城门来看,在碑文一字一句的指引下,在长宽高厚清晰的数字的震撼中,很容易就会让人想像到与南城门相连的已消失了的城墙、四方城门、大小水关是一个怎样的格局,想像到五百多年来将士站在历时84年建成的瞭敌楼上的日夜坚守。

此时此刻,我敢肯定的是,尽管580丈的城墙不知何时消失在历史的烟雨中了,但现存的南城门毫无疑问的向世人证明了整个城墙的伟大。

望着背负沉重历史的南城门,我不禁感叹——

这南城门浓缩了整座城墙的雄伟壮观,正在告知世人,它的存在就是历史。

它还告诉我们,没有人能触摸到历史的粗壮,能传承的只有这份无可替代且独一无二的传承。

随机推荐:
跑步袜男 出国礼品 男睡衣夏季莫代尔 电视游戏 荣耀官网旗舰店 peach john 儿童定位手表 电据 伐木锯 家用 steam白号 韩裙 连衣裙 软管快速接头 百事可乐 整箱 冰丝五分裤男 车出售 家用化妆品收纳盒 自行车手机架 网红旋转化妆品收纳盒 k金项链 女 泫雅老爹裤 高腰 婴儿锌 更多精选文章>>>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